1131无能无力-《隆万盛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原本这些印欧人只有语言,没有文字,属于游牧民族,善于骑马、发明各种杀伤力强的作战兵器,所以他们打仗很厉害。

    这有点像我国古代北方的匈奴民族,没文化但打仗猛。

    当这些印欧人征服新月地带先进文明的时候,他们发现这里的人居然会写字,而自己虽然会说话,但没有文字,所以不会写字。

    他们第一次知道说出的话还能写出来,这让印欧人感觉很尴尬,于是他们抓来几个精通书写的奴隶学习印欧语,然后让这些奴隶给他们设计文字,就这样,这些印欧人拥有了自己的文字。

    这下印欧人可高兴了,他们急于想用新创建的文字来描写他们的活动轨迹,特别是军事首领们,身边专门带着一群写字优美的战士,记录他们是怎么打胜仗的,以及他们如何善待其他民族的。

    西方很多历史,也就因此保留下来。

    后来这些印欧人在新月地带待腻了,又想向外征服,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游牧民族,天性好战,他们不喜欢生产日用品,喜欢到处抢东西,抢夺比劳作更容易获得财富。

    也有一小部分印欧人不想迁徙了,选择留在新月地带吃吃喝喝,没事写写画画,过安稳的日子。

    那些出走的印欧人利用他们发明的二轮战车向西打去,陆陆续续打下了今天的欧洲各地区,一直打到大西洋边,没地方可去了,这才选择定居下来。

    印欧人首先打下了希腊,有一部分印欧人留下来了,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,他们的语言也发展成为后来的古希腊语。

    另一部分印欧人继续漂洋过海入侵意大利,这些人又分为两派,其中一派定居在罗马帝国的东北部,并逐步想欧洲其他地方发展,最后发展成后来的三大蛮族,也就是凯尔特族、日耳曼族和斯拉夫族,他们的语言分别演化为凯尔特语、日耳曼语、斯拉夫语。

    另一派定居在意大利中部,他们的后裔创造了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,他们的语言发展成为后来的拉丁语。

    公元3世纪,罗马帝国开始衰落,东北方的凯尔特族、日耳曼族、斯拉夫族又开始不安分了。

    他们先是洗劫了西罗马帝国,把很多伟大的建筑、书籍都烧掉了,然后分别朝不同方向迁徙。

    凯尔特族向西欧迁徙,一直到今天的苏格兰、爱尔兰等岛屿,这些地方先后形成了苏格兰语种族、爱尔兰语种族,他们都是凯尔特族派生出来的。

    日耳曼族向中欧、北欧扩张,他们的语言也分别与当地的土著语言相结合形成英语、德语、荷兰语、瑞典语等民族语言。

    而斯拉夫族向东欧扩张,迁徙到今天的俄罗斯、捷克、波兰等地,他们的语言分别演化为后来的俄罗斯语、捷克语、波兰语等。

    至于南欧地区,其实早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,罗马就征服了这些地区,相应的也把文明也传到了这些地区,在这些地区先后形成了法语片区、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片区,这些语言都是从拉丁语派生出来的。

    至于罗马为什么不向北扩张,因为打不过当地土著了,而且向北气候就变得非常寒冷,罗马人比较喜欢地中海气候,所以就停止了远征。

    这就是西方各国语言的演化进程,可能话有点啰嗦,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印欧人由于天气变冷的缘故,开始向外迁徙。

    在征伐过程中分裂,融入不同地区。

    而印欧语和当地土著的语言结合,于是就形成了现在欧洲各国的语言。

    不过因为语言的主体是征服者,也就是印欧语为骨干,所以欧洲国家的语言相互之间有一定互通性。

    所以到了现在,有英语老师还说只要学会一门欧洲语言,在学习他们语言其实就很简单,也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俞大猷身边的翻译精通葡萄牙语言,所以依旧可以和西班牙人说清楚俞大猷要表达的意思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人怎么来的,自然是俞大猷从壕镜招募的,他派去的那些人,许多人还没有达到精通葡萄牙语的地步,而且他们还有各自的任务。

    “听说在马尼拉城外当地人的神庙里,还供奉着我大明成祖皇帝册封吕宋总督许柴佬的金印,之所以派出总督,就是因为看到吕宋蛮荒,我皇于心不忍。”

    最后,俞大猷又说道。

    吕宋总督是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时,奉诏委任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,统揽军、政、财、文大权,直至永乐二十二年,任职达二十年之久。

    其间,许柴佬不遗余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,大兴造船、纺织、制陶及农业技术等,为吕宋国的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、文化艺术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    俞大猷说出的这些话,西班牙人自然是知道的,实际上他们早期调查菲律宾群岛的时候就注意到这点。

    这也是西班牙人出手吞并菲律宾,前后花费三、四十年的缘故,因为他们一直没搞明白大明和菲律宾的关系。

    直到商人到大明通商后才打探到消息,大明对菲律宾只看做是一个藩国,而他们对这样的藩国并不感兴趣,于是才出手占领这里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他们最初只是在菲律宾群岛南边一个荒凉小岛上建立据点,就是担心引起岛上激烈反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