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瑞的故事乍看没什么特别之处, 不过是以农妇和进士为主角讲了个让人唏嘘的故事,不过细究之下便会发现这里头处处是亮点。 首先是对恶人的刻画别出心裁。诚然,故事里最大的恶人便是觊觎嫂子美色而污蔑对方, 甚至将亲侄女贱卖给奸人的葛仲。一些以春秋为蓝本的故事里也不乏这类丑恶之人,如在楚文王去世后对息妫有所不轨的子元,以及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卫惠公。若论人性之恶,民间的例子何止千万。 可是在刘瑞之前大都以貌取人,喜欢把恶人写的贼眉鼠眼,气质猥琐。然而在刘瑞的里,无论是造成冤案的葛仲还是欺辱菜西施的纨绔子弟都容貌不俗,甚至那个判了冤案的郡守里正,遭人收买的关中使臣都看着像个正面人。 刘瑞在描述他们时用了不少正面词汇,如“清秀俊逸”, “气度不凡”,“端的是一派正气”,“颇有古时的君子之风”等。 也正是有了如此之多的美好描写, 所以当刘瑞揭开坏人那张伪善的皮时才显得如此可怖。 与之相对的便是貌丑心善,人品端正的葛大。 只是好人没好报,葛大的一生都与偏见和困苦作伴,就连菜西施也是因葛大的外貌而嫌弃过他, 之后才慢慢发现葛大的好, 愿意与之好好过活。然而就当葛大的生活步入正轨时却因虫病而死,妻子更是遭人诬陷, 受尽折磨,最后被女儿的不知所终打击地悲愤自尽。 可以说, 葛大和菜西施就是这个时代下的悲剧集合体, 似乎每个黔首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。 “哎!那葛大未免也太可怜了。”酒肆里, 几个黔首听完刘瑞写的故事后感同身受道:“这不就是俺过的日子吗?” 累死累活地还讨不到个媳妇儿。 别看这时因为劳役,边防,以及藩王作乱的缘故导致青壮年男性的死亡率奇高,但也因为人力的不足导致妇女接过家里的农活乃至产业,从而有了经济来源与说话的底气。 地位上升的女人自然不愿遭人摆布。 讽刺的是,因为汉初灾害不断,所以在卖儿求生的特殊环境下,被卖的多是穷人家的女儿,所以导致不少地方出现了光棍村,然后就有奸人到关中,关东一代拐卖妇女恶行事件。最后形成贫困地区的女儿被卖掉,十几年后又从富裕地区拐卖妇女的恶性循环。 酒肆里的客人多半是关漂的游侠和短工,里头有不少人曾是流民,所以对葛大的处境感同身受。 评价者的同伴将其上下打量了番,夸张道:“就你这脾气,哪里讨得到菜西施那样的媳妇。” “我也就说说嘛!毕竟有官老爷赐媳妇的美事只存在梦里。”第一个发出感叹的游侠瞥了眼忙来忙去的店家女儿,嘀咕道:“葛大再怎么凄惨也活了四旬,要是没有染上虫病的话,像俺家的大父那样活到六七十岁也不成问题。” 第(1/3)页